保險粉技術(shù)展示
1、流程特點
1.1、產(chǎn)品平均含量大于91%,優(yōu)等品率大于80%,一等品率大于90%。
1.2、本工藝屬于第六代保險粉技術(shù)。醇水比更穩(wěn)定,操作控制更精確和平穩(wěn)。
1.3、自動化程度提高,主要崗位實現(xiàn)全自動和半自動。
1.4、改進干燥釜結(jié)構(gòu)和布置,杜絕因保險粉分解出現(xiàn)人員傷亡和設(shè)備損壞。
1.5、廢水、廢氣、廢固處理徹底。
1.6、副產(chǎn)品亞硫酸鈉含量96%以上。
1.7、塔釜液回收甲酸鈉可全部回用到合成。
1.8、持續(xù)改進,工藝更完善,細節(jié)更完美。
2、流程敘述
2.1、配料工序:將甲酸鈉、母液、水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甲酸鈉配制釜,通過攪拌混合,得到甲酸鈉懸浮液。將焦亞硫酸鈉、液體二氧化硫、甲醇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焦亞硫酸鈉配制釜,通過攪拌混合,得到焦亞硫酸鈉懸浮液。
2.2、合成工序:將上述的兩種懸浮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合成釜內(nèi),同時加入環(huán)氧乙烷,在懸浮液加完以后繼續(xù)加入液體二氧化硫直到反應(yīng)終點,得到保險粉懸浮液。反應(yīng)過程中控制溫度75-85℃、壓力0.15-0.25MPa、PH4.1-5.2。合成尾氣進入尾氣冷凝器,冷凝回收二氧化硫、甲醇、甲酸甲酯等物質(zhì),冷凝液回用到合成。冷凝后的尾氣進入尾氣吸收塔。
Na2S2O5 + 2SO2 + 2HCOONa = 2Na2S2O4 + H2O + 2CO2
2.3、干燥及包裝工序:保險粉懸浮液放入干燥釜,經(jīng)過濾、甲醇洗滌后在夾套和盤管中通入熱水升溫干燥。干燥后的保險粉加入一定量的純堿作為穩(wěn)定劑?;旌暇鶆蚝蟀b為產(chǎn)品。過濾得到的母液70-80%回用到配料工序。洗滌甲醇和少部分母液送到中和工序回收亞硫酸鈉副產(chǎn)品。
2.4、中和工序:來自干燥工序的洗滌甲醇和少部分母液加入到中和釜,再加入燒堿中和,得到亞硫酸鈉懸浮液。亞硫酸鈉懸浮液經(jīng)過過濾、洗滌、干燥,包裝成為副產(chǎn)品。過濾得到的中和液儲存于中和液儲罐,送到精餾工序回收甲醇。
NaHSO3 + NaOH = Na2SO3 + H2O
2.5、精餾及甲酸鈉回收工序:中和液加入精餾塔,采用蒸汽作為熱源,在精餾塔頂?shù)玫郊状細怏w,經(jīng)過冷凝后得到甲醇,甲醇回用到配料、干燥等工序。塔底為精餾殘液。精餾殘液中含有甲酸鈉,通過濃縮結(jié)晶、提純后得到含量≥90%的固體甲酸鈉,回用到配料工序。提完甲酸鈉之后的殘渣含有40-50%的鈉鹽、50-60%有機物。該殘渣送往廢固處理工序。
2.6、尾氣處理工序:各工藝尾氣先經(jīng)過冷凝,再進入尾氣洗滌塔,采用堿水洗滌,除去尾氣中的二氧化硫,吸收液送到中和工序回收亞硫酸鈉。除去二氧化硫后的尾氣進入廢固焚燒爐,經(jīng)過高溫焚燒去除有機物和異味。
SO2 + NaOH = Na2SO3 + H2O
	  3、產(chǎn)品標(biāo)準(zhǔn)與消耗指標(biāo)
3.1、保險粉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指標(biāo) 
| 項目 | 指標(biāo) | ||
| 優(yōu)等品 | 一等品 | 合格品 | |
| 外觀 | 白色結(jié)晶粉末 | ||
| 保險粉質(zhì)量分數(shù)% | ≥90.0% | ≥88.0% | ≥85.0% | 
| 氣味 | 略帶二氧化硫味道 | ||
| 溶解狀態(tài) | 溶于中性甲醛后澄清 | ||
3.2、副產(chǎn)無水亞硫酸鈉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表
| 項目 | 單位 | 指標(biāo) | 
| 亞硫酸鈉含量 | % | ≥96 | 
3.3、保險粉消耗指標(biāo)表
| 序號 | 名稱 | 單位 | 消耗定額 | 
| 1 | 甲酸鈉(折百) | t | 0.470 | 
| 2 | 液體二氧化硫 | t | 0.480 | 
| 3 | 焦亞硫酸鈉 | t | 0.450 | 
| 4 | 燒堿(折百) | t | 0.080 | 
| 5 | 甲醇 | t | 0.030 | 
| 7 | 純堿 | t | 0.040 | 
| 8 | 環(huán)氧乙烷 | t | 0.022 | 
| 9 | 動力電 | kwh | 260 | 
| 10 | 蒸汽 0.8MPa | t | 1.8 | 
| 11 | 自來水 | t | 5 | 
	  4、三廢治理
4.1、廢水
1)廢水來源及組成:廢水主要來自精餾工序的精餾殘液,其一般組成如下: 
| 序號 | 組分 | 含量 | 
| 1 | 水 | 84% | 
| 2 | HCOONa | 12% | 
| 3 | Na2SO3 | 1% | 
| 4 | NaCO3 | 1% | 
| 5 | Na2S2O3 | 0.5% | 
| 6 | NaCl | 0.5% | 
| 7 | 有機物 | 2% | 
	2)廢水治理措施:精餾殘液經(jīng)過濃縮、甲醇萃取分離有機物后,提取其中的甲酸鈉回用于保險粉生產(chǎn)。濃縮產(chǎn)生的二次蒸汽冷凝水部分回用于中和工序和配料工序。沒有回用的進入廢水處理,經(jīng)過氧化、厭氧、好氧處理后,達到一級標(biāo)準(zhǔn)排放。甲醇萃取液去蒸發(fā)釜回收甲醇,蒸完甲醇后的釜底殘渣送去廢固焚燒爐。
4.2、廢氣
1)廢氣來源及組成:廢氣主要來自合成尾氣、干燥壓料及物料輸送放空尾氣、真空泵尾氣。各氣體主要污染因子為SO2、CH3OH等。其他成分為氮氣、CO2。
2)廢氣治理措施:尾氣先經(jīng)過冷甲醇吸收回收CH3OH、SO2、甲酸甲酯等物質(zhì)。吸收液回用至配料崗位。然后進入堿洗滌,采用堿水洗滌,洗滌液回中和工序回收亞硫酸鈉,經(jīng)過堿洗后的氣體進入廢液焚燒爐。經(jīng)過焚燒去除有機物和異味。焚燒后的尾氣經(jīng)過堿洗去除二氧化硫后達標(biāo)排放。
 
4.3、廢固
1)廢固來源及組成:廢固來自提完甲酸鈉之后的殘渣。含有40-50%鈉鹽和50-60%有機物,常溫下為膏狀或粘稠油狀。
2)廢固處理措施:采用焚燒方式處理,經(jīng)過焚燒后,得到含有硫化鈉、碳酸鈉的混合熔鹽以及含二氧化硫的尾氣。熔鹽用水浸取溶解后,吸收含有二氧化硫尾氣。吸收液再經(jīng)過加硫合成、濃縮結(jié)晶、離心分離得到大蘇打副產(chǎn)品。焚燒尾氣經(jīng)過堿液吸收后達標(biāo)排放。
4.4、經(jīng)過處理后的三廢排放匯總表:
	
	
| 
 | 排放點 | 排放量 
 | 指標(biāo) 
 | 
| 廢水 
 | 廢水處理裝置 
 | 600-1000kg/T保險粉 
 | 一級排放標(biāo)準(zhǔn) 
 | 
| 廢氣 
 | 廢固焚燒爐煙囪 
 | 850Nm3/T保險粉 
 | SO2:30mg/m3 
 | 
| 廢固 
 | 廢固處理工序 
 | 2-5kg/T保險粉 
 | 氯化鈉為主 
 | 





